和府捞面2025年上半年营收近13亿,战略聚焦驱动高质量发展
2025-08-08 17:04 | 来源:江苏金融网 | 编辑:苏秦 | 阅读量:16438 | 会员投稿
2025-08-08 17:04 | 来源:江苏金融网 | 编辑:苏秦 | 阅读量:16438 | 会员投稿
近日,国内中式餐饮头部品牌和府捞面召开年中战略大会。大会上,和府公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近13亿元,集团会员人数突破3700万。仅半年时间,和府在“直营+联营”两手抓的同时,高质量完成了业务结构、产品创新、品牌布局等多方面的“进化”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6月全国餐饮收入4708亿元,同比增长0.9%,这是过去一年来最低的月度同比增速。而《2025年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》显示,2024年全国关闭餐饮门店409万家,闭店率达到61.2%,但同期新开餐饮门店达到451万家。这意味着,闭店率超六成的同时,涌入餐饮生意的商家也更多。
不难看出,餐饮行业发展正呈现增减不一的结构性矛盾。在餐饮行业的复杂态势下,和府捞面能实现上半年营收近13亿元、会员突破3700万的亮眼成绩,并非偶然,而是在产品创新、门店运营等多维度构建起了差异化竞争力。
产品力“拉满”,以“创新+品质”筑牢根基
和府捞面始终将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,持续打磨产品矩阵。上半年,品牌围绕“健康、养生”,推出了多款新品,涵盖经典汤面、拌面系列及季节限定小吃等。例如,针对夏季消费需求,研发的擂椒皮蛋荞麦拌面、泼香秦椒鸡丝荞麦拌面等多款新品主食等荞麦拌面系列,就以清爽口感斩获众多消费者的青睐。此外,仅2025年上半年,集团已研发并储备了107款新品,后续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美味选择。
在品质把控上,和府捞面依托自建的中央厨房和食材基地,实现从源头到门店的全链路管控。上半年,和府捞面发布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——长寿乡如皋?塌菜的溯源视频,让消费者看到了和府捞面对食材品质的坚持,以及对供应链透明化的决心。6月新推出的荞麦面,则精选了位于海拔1800米,北纬40度,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的山西雁门苦荞,延续了和府捞面对“好食材”一贯的高标准。同时,和府捞面还建有千万级自有食安检测实验室,每月对约2000批次食材进行农残、微生物等指标的严格检测,为食安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动能持续加码,“直营+联营”结构优化
上半年,和府捞面采用“直营+联营”模式进行市场布局,把门店规模化的节奏,高效切换到注重高质量、高安全性的发展跑道上。其中,和府捞面持续打磨的“全托管”的联营模式,为品牌发展注入新动力。截至上半年,联营门店数量占比已稳步提升至15%,较第一季度增长5个百分点,有越来越多加盟商选择信任和府、加入和府,也使联营业务成为和府捞面市场扩张的有力增长点,助力品牌在不同城市、不同消费场景中实现高效渗透与持续发展。
在运营层面,和府捞面充分发挥直营门店多年积累的管理优势,向联营门店全面输出标准化运营体系。从食材的采购、储存到菜品的制作流程,从门店的日常排班、服务规范到营销活动的策划执行,均有一套细致入微且可复制的标准。在供应链层面,和府捞面的自建中央厨房与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,为联营门店提供了坚实保障。通过规模化采购,和府捞面降低食材成本的同时,确保食材品质始终如一。让消费者无论身处直营还是联营门店,都能享受到同样高品质的美食。
此外,数智化体系的持续完善为运营效率提升提供了助力。和府捞面已实现对全国所有门店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,包括煮面水温、门店音乐、空调温度都一目了然。同时,总部还能够根据市场动态和消费者反馈,迅速为联营门店调整策略,提升门店运营效率。基于3700万会员数据,和府捞面搭建了精准的用户画像体系,通过分析消费频次、口味偏好等数据,实现“千人千面”的营销触达。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5上半年餐饮业收入逆势增长4.3%达2.7万亿元。而在火热的消费增长背后,餐饮市场的分化也在显现,喜忧参半。红餐大数据显示,2025年6月全国餐饮行业景气指数为104.1,较5月的104.2微降0.1%。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餐饮行业景气指数下降幅度最大,环比下降5.4%;一线城市则呈现小幅上升态势,环比上升1.2%。
餐饮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,已从野蛮生长的“流量”时代迈入以精细化运营为核心的“效率”时代。谁能在复杂的餐饮环境里保持发展的定力,拥抱变化并不断自我进化,谁才能真正地“激流勇进”。从2024年25亿的营收,再到2025年上半年13亿的阶段性成果,和府捞面用市场成绩印证了自身战略聚焦的有效性,唯有坚守品质、创新模式、贴近用户,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的增长路径,为餐饮行业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更多范本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