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青春智慧,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
2025-09-01 10:41 | 来源:江苏金融网 | 编辑:白乙丙 | 阅读量:11255 | 会员投稿
2025-09-01 10:41 | 来源:江苏金融网 | 编辑:白乙丙 | 阅读量:11255 | 会员投稿
马源鸿:以青春智慧,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
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,马源鸿是同学眼中的“全能学霸”,更是带领团队用数孪技术为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破冰的“创新先锋”。从校园荣誉满贯,到车间技术攻坚,他在产教融合浪潮中,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新故事。
校园里的“荣誉收藏家”与实践先锋
翻开马源鸿的“成长手册”,荣誉与实践的“双轨并行”格外亮眼。他曾获评“三好学生”“创新之星”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,拿下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;在科技创新领域,斩获“发明杯”全国决赛一等奖,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3项专利、8项软著,还发表2篇CN期刊论文。这些成绩,是他深耕学术与创新的见证。
校园之外,马源鸿的脚步同样不停。2022年,他赴广州市中通速递任工程师助理;2023年,在东莞市某注塑厂负责设备装配维修;2024年寒假,又投身绍兴市某餐饮公司的系统开发调试……一次次企业实践,让他真切触摸到行业痛点,也为技术研发积累了“实战经验”。同时,他身兼学院学生会副会长、班级班长等多职,在服务与管理中,练就了统筹全局的能力。
破局:为中小微工厂打开数字化之门
工信部数据曾刺痛人心:全国超5200万家中小微工厂因数字化运维缺失,每年约4.2万起事故、6.3万人伤亡、2800亿元经济损失,平均每40分钟就有一起事故;加之国外技术垄断、国内方案成本高昂,仅10%的工厂敢尝试转型。“让中小微工厂敢转型、能转型、转得起型!”带着这份使命,马源鸿带领团队开启了历时五年的技术攻坚。 团队研发的数字化方案,整合“硬件+软件+服务”三大核心板块,打造全链条数字化体系:硬件端,国产化智能断路器支持不停电改造,传感器成本较进口产品直降60%,打破国外垄断;软件端,PaaS平台实现设备实时监控,零代码拖拽操作让老工人也能轻松搭建监控场景;服务端,从安装到运维的全流程定制服务,让转型如同“搭积木”般简单。目前,项目已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、8项软著,2项专利正在受理,核心成果均由学生团队主导完成。
成效:从实验室到车间的“蜕变魔法”
技术的价值,在工厂车间里得到生动验证。东莞荣熠科技采用数字孪生定制方案后,模具试错次数锐减60%,每套开发成本降低15万元,材料利用率从70%飙升至90%;杭州生晖智能科技应用基础一体化方案后,调度时间从每天3-4小时压缩至分钟级,订单延迟率从25%降至5%以下,安全巡检漏检问题彻底解决。数据显示,该方案能让工厂产能提升13%、成本下降50%、管理效率跃升65%,硬件成本仅13万,部署周期仅7天,优势远超同类产品。
如今,团队已成立公司,签下2份意向合同、收到1.8万定金,估值达2000万元,预计2026年收入将达90万元并持续增长。团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2项,带动15人直接就业,间接惠及产业链数千人,还受到中国青年网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。
青春担当:向“智造”未来持续发力
从校园实验室到工厂车间,马源鸿和团队用技术创新诠释着青春的责任与担当。谈及未来,他眼神坚定:“我们会继续接入自研的智能制造智能体,把数孪技术做深做透,让更多中小微工厂能搭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,为‘中国制造’升级贡献更多校园智慧。”
在产教融合的沃土上,马源鸿正以青春为笔、创新为墨,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“智造”答卷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